
最近,对于杨振宁先生的回归,坊间是一片倒喝彩。网络上有一小编爆出了另一个愚人节似的新闻,说的是杨振宁先生向新闻媒体证实,翁帆小姐已经怀上了。面对镜头,杨振宁先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,头颅骄傲高昂,真像一头睡醒了的东方雄狮。而翁帆小姐也在旁边娇羞证实,孩子的确是杨振宁先生的。查,杨振宁先生1922年生人,按常规推算应该是95岁了。能有这样的成果,也当再授予杨振宁先生诺贝尔医学奖了。
其实中国古代历史上这样的伟人还是有例可举的。传说中的和无从考量的就不说了,能与杨振宁先生媲美的,当数宋代知名的词人张先了。
张先(990~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省湖州市)人。他是北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,曾任吴江县知县,官至尚书都官郎中。
你如果不知他的名,也许你会记得几句流传至今的名句: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;“柳径无人,堕絮飞无影”;“娇柔懒起,帘幕卷花影”。所以,又世称“张三影”。另有一个称谓是“张三中”,因为在张先的《行香子》词中有“心中事,眼中泪,意中人”之句。张先的声誉是与同时代的晏殊、欧阳修、柳永、宋祁等齐名的,比苏轼还要高出一辈。
张先的生活同样也充满着香腻,因为是太平年代,做太平臣子,齐家与修身功夫,做到了足,圆而不滑,融而不散。便是风流韵事,也成不了白壁之瑕,反而是锦上添花。不是巧合,这是一代文人的时运,他们赶在了最好时光。再往后几年,到了苏轼的时代,就有些不一样了。
翻开张先的词集,他的词含蓄工巧,情韵浓郁。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、相思离别,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。尤其是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。
而百分之八十的篇幅是在描写眠花宿柳,从年轻时候噌噌地爬尼姑庵的墙,到八十多岁还在“懒同蝴蝶为春忙”,论起风流,宋代词人中,可真找不到能比他更牛的了。张先一直活了八十九岁。八十岁时娶十八岁小妾:“我年八十卿十八, 卿是红颜我白发。 与卿颠倒本同庚, 只隔中间一花甲。”苏轼也即兴附上了一首:“十八新娘八十郎, 苍苍白发对红妆。 鸳鸯被里成双夜, 一树梨花压海棠。”张先到了八十五岁那年,又娶了一个小妾。
张先非圣非佛,他也超脱不了,否则,就不会老到发苍苍齿摇摇,还要娶十八岁的新娘。借青春的胴体,来逃离老迈衰朽的悲哀。这种事情,古今中外难免。只要脚下有地位,手里有资源,多采摘些青春之花,对于男人来说总是易办的。问题是只要不与当时的社会舆论与伦理道德相悖,你依然是一个太平臣子、依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上流人物。
古人所称老来得子,其实按年龄来看只不过是五、六十岁。只是当时的平均年龄比较低。到了七十岁已经算是古来稀了。而现在是七十小弟弟,八十不稀奇,九十多来西。(上海方言:很多的意思)
一个是物理学的诺贝尔奖得主,另一个是开启了慢词韵味的第一人。所以,在称道杨振宁先生的同时,也该缅怀一下词人的先祖张先—张三影。
清白相承
2017-02-26